宁夏、安徽、山东、浙江四省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经验谈

2023-12-27 11:50:07 比赛录像 admin

  

  宁夏是全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属西部欠发达地区。2011年以来,我们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连片扶贫开发战略和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的重大机遇,坚持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以农村民风建设为抓手,着力改善农村环境面貌和农民精神风貌,促进农村文明程度的不断提升,推动形成了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的生动局面。

  一、紧紧抓住促进改革发展稳定这个大局,大力倡导民族团结进步之风。宁夏是少数民族集中聚居区,在654万人口中,有回族人口232万,占人口总数的35.56%,是我国的“穆斯林之乡”。针对这一实际,自治区把促进民族团结、发展、繁荣作为头等大事,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突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民族团结进步等主题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伟大祖国好、改革开放好、民族团结好的主旋律。一是广泛开展“民族特色村”创建,深入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帮助各民族群众共同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用“团结梦”“小康梦”“幸福梦”融通感情、凝聚人心,形成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和睦相处、共谋美好生活的良好局面。二是深入开展“讲政策、跟党走、创建幸福新生活”“农村政策直通车工程”等经常化的形势政策教育,从实际出发,区分层次、区分对象,引导人们深刻认识改革是富强之源、发展是文明之要、稳定是幸福之基,自觉维护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三是发挥军民共建的传统优势,组织驻宁部队开展“军(警)民共建清真寺”“美好精神家园”等活动,从帮建基层党组织、丰富文化生活、援建民生项目、普及国防知识等方面着手,突出思想共建和精神互助,既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实际困难,又帮助群众了解党的民族政策、法律法规知识、各项惠民政策以及致富信息,受到各族群众的普遍欢迎,促进了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和谐稳定。

  二、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根本,大力倡导崇德向善之风。把道德建设作为形成良好民风的基础性工作,按照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持续开展思想道德建设年、思想道德推进年、道德模范宣传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普及年等系列活动,着力在全区营造“遵规守法、明礼诚信,纯朴向善、理性包容,民族团结、勤劳致富”的优良民风。一是广泛开展各种形式、各具特色的道德宣传教育,制定完善村规民约,评选“最美农家”“好婆媳、好女婿”和“好家风、好家训”,推出“最美乡村干部”庙月萍、“最美乡村教师”杨富生、“最美乡村医生”马玉花等一批先进典型,引导农民见贤思齐、学习先进。银川市连续多年在农村张贴“道德红黄蓝榜”,“红榜”表彰先进,“黄榜”批评后进,“蓝榜”公示整改结果,约束和激励农民道德行为。吴忠市开展“乡村好人家”评选活动,选出道德素质高、集体观念强、群众都认可的先进典型,带领乡亲们建设良好的乡风村风民风。二是深化文明村镇创建,开展“民风建设示范户”“星级文明户”“和谐家庭”“文明餐桌”等活动,开展科普宣传和实用技术培训,借助多种形式,引导农民从日常生活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转变落后思想、破除陈规陋习,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三是注重以文化人,以各地农村的小舞台、小讲堂、小广场、小展台为载体,开展先进文化进清真寺、群众广场文化、农村社火大赛、节日民俗大集等活动,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唱道德、赞好人、传文明,让农民群众乐起来、美起来,脑袋充实起来。

  三、紧紧抓住实施国家连片扶贫开发这个有利契机,大力倡导创业发展之风。相对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而言,宁夏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六盘山地区是全国11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自治区以连片扶贫开发为突破口,制定《六盘山片区(宁夏)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2011-2015年)》、《关于实施百万贫困人口扶贫攻坚战略的意见》、《宁夏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结合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大力倡导不等不靠、艰苦创业、科学发展的精神,提振农民群众改变贫困村落后面貌的“精气神”。一是实施拔穷根的生态移民战略,对生活在不宜居住、不宜发展的山区35万积贫群众进行整体搬迁,做到基础设施到村、产业项目到户、培训转移到人、帮扶责任到单位,鼓励农民群众因地制宜、发展生产、发家致富。二是加强农村文化广场、文化活动中心、村文化室、广播“村村响”工程、农民夜校、体育设施等建设,把扶贫与扶智结合起来,把物质扶贫与文化扶贫结合起来,既注重拔经济生活上的“穷根”又拔思想文化上的“劣根”,在“摘穷帽子”的同时,戴上“文化帽子”。三是以环境优美、农民富裕、民风和顺为目标,实施规划引领、农房改造、收入倍增、基础配套、环境整治、生态建设、服务提升、文明创建“八大工程”,注重乡土味道和民族特色、保留乡村风貌,建成田园美、村庄美、生活美、风尚美的美好家园。目前,全区已启动了30个美丽小镇、100个美丽乡村的建设,计划到2017年52%的乡镇和50%的规划村庄达到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到2020年全区所有乡镇和90%的规划村庄达到标准。

  四、紧紧抓住统筹协调、部门联动这个关键,大力倡导为民、务实、清廉之风。自治区党委、政府从实现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的目标出发,从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出发,把农村民风建设作为为农民办好事实事的重要工作,摆上突出位置,多次召开党委常委会,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大力推进民风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一是明确农村民风建设“三步走”战略,即2012年抓动员部署、试点完善,2013年抓经验总结、巩固扩大,2014年抓创新发展、完善机制。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开展农村民风建设的意见》、《宁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综合考评办法》等文件,把民风建设任务细化落实到农村改革发展、农民生产生活的各方面。二是切实加大投入,自治区财政按每人每年0.5元标准,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专项用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并利用这一制度杠杆撬动各方投入,争取各级财政40多亿元,用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相关工作。扶贫办实施“千村信贷”工程,发放借款、贷款20.4亿元,60万人从中受益。广泛动员机关单位、人民团体、企业及社会各界以投资、投劳等方式参与民风建设,一批农民自办的公益书屋、博物馆和民俗文化馆相继涌现。三是文明委牵头抓总、统筹协调,各部门同心携手、多方发力,推动多个领域的政策、资源、项目向贫困地区和生态移民新村倾斜。住建厅推进“塞上农村新居”工程,实施水、电、路、气、房和优美环境“六进农家”,有效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卫生厅、环保厅大力实施农村环保项目,稳步推进农村改水改厨改厕改卫工作,完善农村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农牧厅、人社厅、民政厅实施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和生态移民技能培训工程。林业厅实施村庄绿化工程,加强环村林、绿色通道、农田林网建设和村镇庭院绿化。

发表评论:

最近发表